用好您的天然药库---一个穴位帮您轻松去除百病
用好您自带的药库---轻松去除百病 发表者:韩彬 753人已读 独穴治百病 1、穴名:下都(经外奇穴、八邪穴之一)取穴方法:手背四、五指缝尖上五分处。 主治:发烧。 手法:连续不断掐按1—2分钟。 2、穴名:少海(手少阴心经,合穴
穴位养生是经过历代中医研究总结得来的历史性经验,是留给后人的瑰宝之一,经常按摩身上的穴位,能起到很好的防病保健作用。
按摩疗法是通过对相关穴位的特殊手法按摩,使各穴道内的神经得到刺激,从而促进人体相应腺体的荷尔蒙分泌,使气血畅通。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
穴位按摩没有任何副作用,既绿色安全又能防病治病,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。
1、下都穴(经外奇穴、八邪穴之一)
取穴方法:手背四、五指缝尖上五处。
主治:发烧。
手法:连续不断掐按2—3分钟。
2、少海穴(手少阴心经,合穴)
取穴方法:屈肘,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。
主治:心动过速。
手法:揉按2---3分钟。(60-70/分)
3、通里穴(手少阴心经、络穴)
取穴方法:神门穴上一寸。
主治:心动过缓。
手法:按揉2—3分钟,300-500次。
4、大陵穴(手厥阴心包经、原穴)
取穴方法:腕关节掌侧第一横纹正中,两筋之间,
主治:失眠症。
手法:点按2—3分钟,直按斜上顶。
5、神门穴(手少阴心经、原穴)
取穴方法: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。
主治:多汗症。
手法:直按斜顶向内关2—3分钟。
6、涌泉穴(足少阴肾经、井穴)
取穴方法:足底前、中三分之一交界处,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。
主治:小儿惊风 ,足心热。
手法:揉按36次。
7、盲俞穴(冲脉、足少阴之会穴)
取穴方法:肚脐旁开五分。
主治:头痛。
手法:拇、中指按后,斜向上顶,左治右,右治左。
8、列缺穴(手太阴肺经、络穴、八脉交会穴,通于任脉)
取穴方法:两手虎口相交叉, 食指尖所指筋骨凹陷处。
主治:头顶痛。
手法:直按斜向上顶。
9、悬钟穴(足少阳胆经、八会穴之髓会)
取穴方法:足外踝尖直上三寸,腓骨后缘。
主治:偏头痛。
手法:按揉3—6分钟,左治右、右治左。
10、定喘穴(华佗夹脊)
取穴方法:在大椎旁开五分处。
主治:哮喘。
手法:斜向肩部顶1---2分钟。
11、止泻穴(任脉上,关元、石门中间)
取穴方法:脐下二寸半取之。
主治:腹泻。
手法:直按稍斜上顶。
12、降压点(足厥阴肝经上)
取穴方法:在大敦与太冲之间,
主治:高血压。
手法:震颤点按1-2分钟。
13、足三里(足阳明胃经;合穴、胃下合穴)
取穴方法:外膝眼下三寸,四横指。
主治:腹部疾患、高血脂症,止胃痛。
手法:直按斜向下1-2分钟。胃痛时用双拇指按揉患者双腿足三里
穴(位于膝盖下三寸,胫骨外侧一横指处)待有酸麻胀感后
3一5分钟胃痛可明显减轻。
14、大骨空穴(经外奇穴)
取穴方法:拇指近节指骨与远节指骨连接横纹桡侧面中点赤白交界处。
主治:白内障。
手法:用力点刺,重手法效果好。
15、神庭穴(督脉)
取穴方法:前发际正中直上0.5寸。神庭穴也被称之为智慧穴,主要
管理的就是身体中的神经系统。
主治:脑疲倦,(醒脑)
手法:中指点按刺激。
16、血海穴(足太阴脾经) 取穴方法:髌骨内上缘二寸。
主治:眼皮浮肿。
手法:拇指强力度按压。
17、肩痛穴(足阳明胃经上0取穴方法: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,胫骨边缘。
主治:肩周炎。
手法:强力度按压1-2分钟,左治右,右治左。
18、扭伤穴(经外奇穴)
取穴方法:曲池(手阳明大肠经)与阳池(手少阳三焦经)
联线的上1/4与下3/4交点处。
主治:急性腰扭伤。
手法:强力度,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。
19、坐骨穴(新穴) 取穴方法: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。
主治:坐骨神经痛。
手法:拇指用力直按,斜向下顶。
20、足跟点(手针穴位) 取穴方法:大陵穴与劳宫穴联线上找痛点。
主治:足跟痛。
手法:按揉1-2分钟。
21、承浆穴(任脉,) 穴方法:唇沟之中央凹陷处。
主治:小儿厌食症。
手法:中力度按揉3-5分钟。
22、遗尿点(手针穴位) 取穴方法: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。
主治:小儿遗尿(肾虚)
手法:轻按揉1-3分钟。
23、天柱穴(足太阳膀胱经)
取穴方法:颈部大筋外缘发际五分凹陷处,哑门旁开1.5寸。
主治:喉头肿痛。
手法:轻揉按2-4分钟。
24、太冲穴(足厥阴肝经,腧穴、原穴)
取穴方法:足背一、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。
主治:鼻出血。
手法:垂直用力点按。
25、迎香穴(经外奇穴) 取穴方法:在眼内眦下五分处。
主治:鼻窦炎。
手法:按揉1-2分钟。
26、少泽穴(手太阳小肠经,井穴)
取穴方法:手小指尺侧,距指甲0.1寸。
主治:急性结膜炎。
手法:拇指重掐法。
27、大抒穴(足太阳膀胱经)
取穴方法: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。
主治:麦粒肿。
手法: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。
28、冠心穴 取穴方法:左足背解溪穴(足太阳膀胱经)至2、3趾骨
联合处联线中点。
主治:冠心痛,止痛。
手法: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。
29 元骏穴() 取穴方法: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。
主治:冠心病,心绞痛。
手法:一指禅推法点揉。
30、关元(任脉,小肠募穴) 取穴方法:脐下四横指,中线。
主治:失眠。
手法:半卧后揉100-200下,45℃水泡足,按揉涌泉穴200下。
31、四白穴(足阳明胃经)
取穴方法:目正视,瞳孔直下,当眶下孔凹陷中。
主治:便秘。
手法: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;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
(长强尾骨端凹陷处)。
32、安眠穴(经外奇穴)
取穴方法:翳风(手少阳三焦经)与风池穴(足少阳胆经)边线中点。
主 治:失眠、偏头痛。
手法:中度点按。
33、牵正穴(经外奇穴) 取穴方法:耳垂前5分至1寸。
主治:面神经麻痹、口腔溃疡。
手法:中度向前斜刺,(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)。
34、失眠穴(经外奇穴,足底) 取穴方法:足底足跟正中点。
主治:失眠、足跟痛。
手法:重度力点按。
35、闪腰穴(足太阳膀胱经上)
取穴方法:小腿肚上承山穴(足太阳膀胱经)与昆仑穴
(足太阳膀胱经)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。
主治:腰扭伤又称闪腰。
手法:点按。患者俯卧,医者找出双侧“闪腰穴”后,用双手拇指猛然
点按患者双侧 穴位压放三至 五次后,再平揉一至三分钟,以患
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。接着轻柔、 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
治疗。一次手法完毕后,患者多有明显好转,每日或隔日一次,
一至四次治疗后,腰痛症状就会消失。
36、落枕穴(经外奇穴)
取穴方法:位于手背侧,当第2、第3掌骨间,指掌关节后约0.5寸处。
主 治 : 落 枕。
手法:落枕穴在手背上。在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,用手指朝
手腕方向触摸,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,大约一指
宽的距离上,一压,有强烈压痛之处就是落枕穴。 用食指
指腹,按在此穴上,稍微用力刺激它,落枕的脖子便会变得
轻松多了。
37、太阳穴(经外奇穴)
取穴方法:在颞部,当眉梢与目外眦之间,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。
主治:头痛。
手法:头痛发作时,患者自已回用双手食指分别按压头部双侧太阳
穴(在眉梢与外眼角 中间后一寸凹陷处),压至胀痛,并按顺
时针方向旋转约1分钟,头痛便可减轻。
38、合谷(手阳明大肠经)
取穴方法:侧腕对掌,自然半握拳,合谷穴位于手背部位,第二掌
骨中点,拇指侧。(或在手背,第一、二掌骨间,第二掌骨桡侧 的中点)介绍一种简易找法:
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,位于骨头延长角的交点即是此穴。
主 治:晕厥。
手 法:中暑、中风、虚脱时,病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,面色苍白,
大汗淋漓。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(虎口上),持续2一3分钟
加按人中穴。会缓解。
39、人中穴(任脉)
取穴方法:该穴位于人体的面部,当人中沟的上1/3与中1/3交点处。
主治:休克。
手法: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、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。当遇到中风、中暑、中毒、过敏的病人
突然出现昏迷、呼吸停止、血压下降、休克等情况时,用拇指尖 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。
40、劳宫穴(手厥阴心包经,荥穴)
取穴方法:劳宫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心,当第2、3掌骨之间偏于
第3掌骨,握拳屈指的中指尖处。
主治:高血压.
手法:高血压患者因生气、暴怒、激动、劳累,血压会急剧上升,
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。 此时按压劳宫穴 ,可使血压
逐渐恢复正常。
41、少商穴(手太阴肺经,井穴)
取穴方法: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,距指甲角一分处。
主治:呃逆。
手法:呃逆时,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人,至有酸痛感为度,
持续1--2分钟,呃逆可止。
42、内关穴(手厥阴心包经,络穴,八脉交会穴,通阴维脉)
取穴方法:
主治:止呕吐.
手法:呕吐时,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。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
两筋之间,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,约1分钟即止呕吐。
43、天枢穴(足阳明胃经,大肠募穴) 取穴方法:在腹中部,距脐中2寸。
主治:便秘
手法: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(位于肚脐左侧2寸)
至有明显酸胀感,即按住不动,坚持1分钟左右,就有便感;然后
屏气,增加腹内压,即可排便。
44、脚后跟 取穴方法: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。
主治:止鼻血。
手法:鼻子出血时,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(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
凹陷处),左鼻出血捏右脚跟,右鼻出血捏左脚跟,即回止血。
45、阳陵泉(足少阳胆经,合穴,胆下合穴,八会穴之筋会)
取穴方法:在小腿外侧,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。
主治:胆绞痛.
手法:囊炎.胆结石发作时,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。病人可在右小腿
外侧腓骨小头前下1寸凹陷处阳陵泉穴上,用大拇捂持续按摩
2分钟,可获良好止痛效果。
46、三阴交(足太阴脾经)
取穴方法:在小腿内侧.足内踝尖上3寸,胫骨内侧缘后方。
主 治:肾绞痛。
手 法:肾绞痛发作时苦不堪言,此时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阴交
(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)
反复 按摩3一5分钟,肾绞痛即回缓解。
47、至阳穴(督脉)
取穴方法:背部后正中线上,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。
主 治:缓解心绞痛.
手 法:心绞痛发作此时可按压至阳穴(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,
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
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),授压3一6分钟,心绞痛即可缓解。
48 血海穴——皮肤瘙痒特效穴!
49 手三里——上肢酸痛特效穴!
50 梁丘穴——脘腹疼痛的急性止痛药!
白环俞穴_白环俞穴的作用_膀胱经
2231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3百会穴_百会穴的作用_督脉
1816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3膀胱俞穴_膀胱俞穴的作用_膀胱经
1965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3胞肓穴_胞肓穴的作用_膀胱经
1872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3本神穴_本神穴的作用_胆经
1778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3不容穴_不容穴的作用_胃经
2144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承光穴_承光穴的作用_膀胱经
1967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承筋穴_承筋穴的作用_膀胱经
1670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承灵穴_承灵穴的作用_胆经
1757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承满穴_承满穴的作用_胃经
1778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承泣穴_承泣穴的作用_胃经
1673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承山穴_承山穴的作用_膀胱经
1835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冲阳穴_冲阳穴的作用_胃经
1821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大肠俞穴_大肠俞穴的作用_膀胱经
1880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大巨穴_大巨穴的作用_胃经
1758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大迎穴_大迎穴的作用_胃经
1715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地仓穴_地仓穴的作用_胃经
1844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犊鼻穴_犊鼻穴的作用_胃经
1588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飞扬穴_飞扬穴的作用_膀胱经
950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肺俞穴_肺俞穴的作用_膀胱经
1072 人看过穴位按摩
12-22